关于艾滋病与同性恋的关系,人们的认识存在两个错误认知,一是“同性恋等于艾滋病”,二是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。
1981年,美国确诊首例艾滋病人并不治而亡,其身份后被媒体报道为男同性恋者。此后,“艾滋病是同性恋者特有疾病”的说法被迅速传播到全世界,民众形成了“同性恋等于艾滋病”的错误认知。
大量的研究证实,HIV感染者中70%〜80%是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,10%〜25%是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的。例如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的最新统计显示,新发现的 HIV感染者中,异性性传播占69. 6%,同性性传播占25. 5%可。由此可见,同性性行为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,但不是首要途径。但由于刻板效应,一提到艾滋病,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与同性恋等同起来。
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,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。例如,我国最新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,2011~2016年不同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为5%〜 8%,大约是普通人群感染率(0.046%〜0.070%)的100倍。基于这种判断,民众就产生了“同性恋者是艾滋病高危人群”的第二大错误认知。
这一错误认知产生的根源在于混淆了同性恋和高危行为。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,导致HIV传播的是无保护性交等高危行为,不是同性恋者本人。换而言之,如果同性恋者没有高危行为,就不会传播HIV。因此,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,艾滋病传播“没有高危人群,只有高危行为”已成为各界的共识。